你有没有发现,尽管木霉菌已经存在了数百年,但它在实际农业应用中的效果却并不总是理想?作为农民,我们需要了解,为什么这种被誉为“生物防治神器”的木霉菌,有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木霉菌是一种对土壤和植物都有益的真菌。简单来说,木霉菌的孢子就像种子,而菌丝体则像已经发芽的小苗或长成的大树。孢子是木霉菌的初始阶段,而菌丝体才是它真正起作用的部分,能够帮助植物吸收更多的养分,增强抗病能力。Harman et al. (2004) 指出:“木霉菌物种通过与植物的互作,实现其生物防治剂的功能。”
木霉菌在农业中的作用非常广泛。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,促进植物生长,还能对抗各种病害。在马来西亚,很多农民使用木霉菌来对付露菌病、镰刀菌和炭疽病等病害,效果显著。然而,许多市场上的木霉菌产品效果不佳,这让我们感到困惑。
问题的根源:
孢子通常只在适当条件下萌发,萌发后才能生长成更多的菌丝体。然而,一些农民给予孢子萌发的条件和设备比较有限、且不适合孢子萌发生长。所以成为了农民的一大挑战。
解决方案:
1. 了解木霉菌的工作机制:木霉菌的真正功能部分是菌丝体,而不是孢子。孢子只是种子,必须转化成菌丝体才能发挥作用。
2. 选择菌丝体产品:菌丝体产品更加稳定,可以直接使用,效果更好。
3. 避免立即使用孢子产品:孢子产品需要时间培养,而不是直接混合水后立即使用。
化学药和木霉菌的轮替使用:
许多农民和专家建议交替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防治剂(如木霉菌)来管理病害。这样做的原因有几个:
1. 减少抗药性:持续使用同一种化学药物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,而轮替使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这种风险。
2. 综合防治效果:化学药物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,而木霉菌则可以长期保护植物健康。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综合防治效果。
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和方式:
要确保木霉菌和化学药物的使用效果,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它们的使用时间和方式:
1. 避免同一天使用:化学药物和木霉菌不要在同一天使用。建议先使用化学药物,然后等待至少一周的时间,让化学药物在环境中分解。
2. 木霉菌的保护作用:即使没有明显的病害,使用木霉菌仍然有助于长期保护植物的健康,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。
3. 使用化学药物后及时使用木霉菌:一旦化学药物完成其初步的病害控制作用,尽快开始使用木霉菌,以便利用其长期保护效果。
4. 长效保护:木霉菌能够在植物根部形成保护层,持续保护植物免受病害侵袭。因此,即使化学药物暂时控制了病害,木霉菌仍能提供长期的保护。
如何正确轮替使用木霉菌和化学药物:
为了达到最佳效果,建议以下使用方式:
1. 初期治疗:首先使用化学药物快速控制病害,持续一周,每周一次。
2. 分解期:化学药物使用一周后,等待至少一周,让药物在环境中分解。
3. 应用木霉菌:分解期结束后,开始使用木霉菌,持续三到四周,每周一次。
4. 轮换周期:重复上述周期。在需要控制病害时,化学药物和木霉菌交替使用,确保两者都有足够的时间发挥作用,同时减少病原菌的抗药性。
5. 使用木霉菌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,还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,对环境更友好。木霉菌可以改善土壤结构,增强植物的健康,使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。
未来,我们可以期待更多高效、稳定的木霉菌产品问世,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各种农业挑战。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,木霉菌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。
木霉菌作为一种强大的生物防治剂,潜力巨大。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,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,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木霉菌,并在实际种植中受益。
*此文章摘自于东方日报 2022年04月20日 的报道*
当农作物遇到虫害和病毒侵袭时,一般农民都会使用农药消灭虫害及对抗病毒,但这样一来,却容易导致蔬果类沾满大量农药,若消费者无清洗干净,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在人体内。
虽然市面上引进抗病蔬果种子,但在没有结合在地栽种成果研究分析之下,仍有许多农民投入种植仍面对病毒侵害。
益生生物科技种子(Elsion)有限公司在蔬果病毒研究上有新的发现,他们认为外国的辣椒种子具对抗毒素病(Mosaic virus)基因,但是大马本地的辣椒种植普遍上是感染双子病毒(begomovirus),抗病病毒不同而导致种植辣椒面对失败。
该公司负责人杨宏毅(28岁)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科技博士,他将所学用在蔬菜种子研发,成功研发出具有抗病基因的蔬菜种子,从而减少农民施打农药和获得良好收成,让农民及消费者皆收益。
杨宏毅接受《东方日报》访问时透露,他自2016年留学回来后,就开始研发抗病种子,当中投入许多心力在研究辣椒及蔬果抗病种子。
“辣椒相当难种植,若感染病毒辣椒树没有产量,还有可能会死掉,而一般若感染病毒,大家都会以为是毒素病(Mosaic virus)造成。因此市面上的辣椒种子也是针对对抗毒素病而进行改良。”
古来辣椒病毒 100%是双子病毒
“但是,根据我们的研究,本地辣椒的克星其实是双子病毒(begomovirus),尤其是古来辣椒,当感染病毒时,农民有时会以为蚜虫、蓟马虫、白粉蝶传播, 但是我们研究发现,100%的古来辣椒病毒都是白粉蝶传播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子病毒。”
为了找到病毒根源并找到治本方案,杨宏毅和团队到全马各地区搜集生病辣椒的叶子样本进行分析,最后终于推翻农民对辣椒病毒的认知,得出双子病毒才是本地辣椒的常见病毒,因此即便使用具有毒素病抗原基因的种子,仍会面对农作物死亡的风险。
“当我们确认农作物的敌人是双子病毒后,我们就一直在研发育种,培植出具抗病基因的种子。”
他指出,2018年就开始把抗病的668品种辣椒种子做出来,迄今也不断在研发加强升级版的种子,今年也有许多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证明我们的理论是对的。”
投入300馀万抗病研发技术
杨宏毅透露,大马农业一向来都从事种子贸易为主,不专注研发,而他的团队是全马少数几家专注研究病毒与抗病品种的公司。
“在3年研发过程里,我们总共投入了300多万令吉,并希望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,提供更好的种子。”
他说,他在传统的古来辣椒568品种上,再进行改良,推出668品种古来辣椒,相同的抗病研发技术也用在长豆、日本青瓜、黄瓜、南瓜及番茄等农作物。
“我们鉴定病毒类型后再以天然育种的方式进行研发,我们收集全世界品种资源,从它们当中找出抗病基因,再使用自然杂交结合生物科技,开发抗病基因品种。 ”
他强调,该团队研发的种子是抗病基因品种,绝非是基因改造。
让农民没有种不起的菜 让人民吃到健康的菜
为了搜集各个蔬果品种供研发用途,益生生物科技种子(Elsion)有限公司在北干那那开辟10英亩地点作为种植园地,观察蔬果成长期和抗病成效,利用专业的科学数据分析进行验证,以让蔬果种子能达到长期抗病。
杨宏毅认为,若要减少或杜绝病毒和虫害就必须治本,就必须有好的种子,该团队就曾经在一年内检测10万个样本,以读取数据,分析培育良好种子。
“我们一直秉持著理念,让农民没有种不起的菜,让人民吃到健康的菜,同时所售卖的种子价格也相当有竞争力,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经销出售蔬果种子。”